在室内适当摆些花卉,既可增添温馨气氛,又有益于身心健康。民间有“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
九”的养生保健谚语。研究发现,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往往很少得癌症,而且平均寿命比一般人长。花卉
除了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外,或浓或淡的花香还是一剂保健良药,使人怡情、醒
脑、安神和祛病。如水仙花含丁香油酚、苯甲醛、栓皮醇等挥发油,常闻可祛风除热;芍药花含芍药甙
等,其气味有助于平抑肝阳,缓和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杜鹃花含花色甙、黄醇酮类,是缓
解老年支气管炎的天然“保健品”;茉莉花芳香化浊,有助开窍,其气味能减轻头晕、目眩、头痛、鼻
塞等症;菊花含有龙脑等挥发性香物,对头痛、头晕者有益……花香疗法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目前世界各地都纷纷利用花香和芳香制剂来调节情绪和祛病疗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塔吉克斯
坦共和国有一座著名的“健康医院”,医院里既没有医疗设备,病人也无需打针吃药,只是在病房内、
外摆满了各种鲜花,让一些患有神经衰弱等疾病的患者,坐在花丛中的椅子上,一边欣赏悦耳的音乐,
一边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经过一段时间便可“花到病除”,恢复健康了。可见花香的“魅力”确实不
凡!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不妨去花园里走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会让你的忧愁与烦恼顷刻间烟消
云散,置身于花的世界里,你既可尽情欣赏花的色、香、韵、姿,感受鲜花的清幽与高雅,体味生活的
温馨与愉悦,又能在幽幽的花香中享受其独特的保健作用!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沦丁(Valentine)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沦丁的祈祷。 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人们怨声载道。男人们不愿意离开家庭,小伙子们不忍与情人分开。克劳多斯暴跳如雷,他传令人们不许举行婚礼,甚至连所有已订了婚的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悲愤地走向战场。年轻的姑娘们也由于失去爱侣,抑郁神伤。
瓦沦丁对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沦帝尼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
消息终于传进了宫殿,传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劳多斯又一次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人们苦苦哀求暴君的劾免,但都徒劳而返。瓦沦丁终于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
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那一年是公元270年。
另外的版本似乎没有这一个精彩。
传说中瓦沦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着一奇迹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将瓦沦丁斩首示众。
据传说,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From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沦丁)历史学家们更愿意刨根揪底,他们关于情人节的演绎似乎令人信服。
其实远远早于公元 270 年,当罗马城刚刚奠基时,周围还是一片荒野,成群的狼四处游荡。在罗马人崇 拜的众神中,畜牧神卢波库斯(Lupercus)掌管着对牧羊人和羊群的保护。每年二月中,罗马人会举行盛 大的典礼来庆祝牧神节。那时的日历与现在相比,要稍微晚一些,所以牧神节实际上是对即 将来临的春天的庆祝。也有人说这个节日是庆祝 法乌努斯神(Faunus),它类似于古希腊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潘 神( Pan ),主管畜牧和农业。
牧神节的起源实在是过于久远了,连公元前一世纪的学者们都无法确认。但是这一节日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例如史料记载,安东尼(Mark Antony) 就是在公元前44年的牧神节上将王冠授与凯撒(Julius Caesar)的。 每年的二月十五日,修士们会聚集在罗马城中巴沦丁(Palantine)山上的一个洞穴旁,据说 在这里,古罗马城的奠基者 (Romilus andRemus)被一只母狼扶育长大。在节日的各项庆典 中,有一项是年轻的贵族们,手持羊皮鞭,在街道上奔跑。年轻妇女们会聚集在街道两旁, 祈望羊皮鞭抽打到她们头上。人们相信这样会使她们更容易生儿育女。
在拉丁语中,羊皮鞭 被叫做 februa,鞭打叫做 fabruatio, 实际上都含有''纯洁''的意思。二月的名字(February)就是由此而来。 随着罗马势力在欧洲的扩张,牧神节的习俗被带到了现在的法国和英国等地。人们最乐此不 疲的一项节日活动类似于摸彩。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 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
基督教的兴起使人们纪念众神的习俗逐渐淡漠。教士们不希望人们放弃节日的欢乐,于是将 牧神节(Lupercalia)改成瓦沦丁节( Valentine''s Day),并移至二月十四日。这样,关于瓦 沦丁修士的传说和古老的节日就被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一节日在中世纪的英国最为流行。 未婚男女的名字被抽出后,他们会互相交换礼物,女子在这一年内成为男子的Valentine。 在 男子的衣袖上会绣上女子的名字,照顾和保护该女子于是成为该男子的神圣职责。
有史可查的现代意义上的瓦沦丁情人是在十五世纪早期。法国年轻的奥尔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战役中被英军俘虏,然后被关在伦敦塔中很多年。他写给妻子很多首情诗,大 约60首保存至今。用鲜花做瓦沦丁节的信物在大约两百年后出现。法王亨利四世(Henry IV)的一个女儿在瓦沦丁节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晚会。所有女士从选中她做Valentine的男士那里获得一束鲜花。
就这样,延续着古老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习俗,我们得以在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向自己的朋友传递爱的信息。鲜花,心形糖果,用花边和摺穗掩盖了送物人名字的信物,不仅仅是代表着一份份真挚的爱,更是对敢于反抗暴政的瓦沦丁修士的最好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