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如何去实现,这已经成为陆家嘴论坛的“老调子”。在本届论坛上,国内外的金融高管以及专家学者都对上海在2020年达成这一目标表示了肯定,同时也为上海如何在未来的10年中走好每一步路提出了真知灼见。
鲜花为上海造势
澳新银行首席执行官邵铭高:今天中国受益于拥有两个重大金融中心,一个是能够和伦敦、纽约相比的香港金融中心,以及另外一个快速增长的国内和国际金融中心,即是上海。世界经济的平衡点重心越来越移向亚洲,第五大国际金融中心一定是在这里,在上海。
德勤全球首席执行官奎励杰: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是重要、切实也富有挑战的,全球各个金融中心,无论大小,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涉及当地的文化与国情,也关乎发展阶段与外部环境。然而,成熟的金融中心也有着许多重要的共性,即不断保持其核心价值、吸引力和作为金融中心的职能和地位。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上海和香港就像一架飞机上的两个引擎,共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起飞。上海将会为国内的金融中介服务公司集聚地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公司融资需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国家有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发展的重新平衡战略,需要金融机构间有相应的发展。
瑞士再保险董事长柯贝特:目前还处于从危机中吸取教训的过程中,在这方面,我认为上海与成熟的金融中心相比有明显的优势,首先,上海有国家强大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其次,上海有独特的机会,能够把当前以及过去经济危机中吸取的教训融入到建设过程当中。
忠言为上海献策
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上海要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要推进金融改革开放,目前在很多重要方面,比如说在市场营销方面,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方面,包括在金融服务方面,都缺乏很多人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第一资源是人才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上海市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有的已经出台了,当然有的还要进一步研究再出台。
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傅思途: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上海……这些金融中心之间会有竞争,如在监管和税收等方面。所以,我们一定要就一些共同的标准达成一致,要建立一个监管的框架避免大家在监管方面进行恶性竞争。上海一定要借鉴纽约和伦敦成功的经验,包括稳定的税收和监管环境、完善的法律框架和法治等,这才能给投资者充分的信心。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建立开放性的金融市场体系是我们国家资本市场发展以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步骤、关键环节。在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这样一个历史进程当中,应当对交易产品的开放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一个金融中心的成长和确立,靠的是软件,还有法律,透明、高效的监管体系和税收政策。国际金融中心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应该和国际接轨,包括资本账户的开放。但我们的法律和监管显然还不能与国际完全接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可以考虑像当年搞深圳特区一样,在陆家嘴搞一个金融法律特区,在特区内实行国际法,资本账户开放,监管和税收学习香港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