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亚运会所用的鲜花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忠记花场”。亚运临近,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看到灿烂盛开的鲜花,在花场工作的阿姨高兴地笑了。
记 者 乡 间 行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收入大大增加。最近,“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更被列入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农村必将成为建设的热土,成为全国人民的焦点。为此,从本期起,《江门日报·开平新闻》推出“记者乡间行”栏目,本报记者将行走于乡间,挖掘最基层、最鲜活的农村人和事,让读者更加了解开平农村的发展、开平农民的生活,敬请垂注。
广州享有“花城”美誉,即将到来的广州亚运会更让人对“缤纷花城”充满期待。但是,你知道吗?亚运会所用的鲜花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开平赤坎镇沙溪村的“忠记花场”。亚运期间,广州的美丽,有开平的一份功劳。
赤坎是种植
花草的宝地
所有赤坎镇人都知道当地有一个很大的花场,也经常去,因为在那里,可以看到几十个品种500多万盆花卉争奇斗艳,一串红、绿叶红穗冠、长春花、黄穗冠、硫化菊……特别是鲜花盛开的时候,更是吸引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这个花场占地350多亩,老板黎忠虽是广州芳村人,但8年前,他把花场选在了赤坎,并以自己的名字给花场起了个名“忠记花场”。他说,希望能做大自己的品牌,每家每户都摆放自己的鲜花是他的梦想。
“做花卉生意是靠天吃饭的,天气不好,生意就做不下去了。”之所以当初把花场选在赤坎,原因除了赤坎有自己的好朋友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中了赤坎这个地方的气候。38岁的黎忠从事花草种植业已经有20年了,除了在赤坎的这个花场,在广州还有一个花场,哪边忙就往哪边跑,两边都兼顾着。他说,赤坎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跟广州的气候比起来,赤坎不仅人文条件好,自然环境更是得天独厚,是种植花草的宝地。
8年前,来赤坎探望朋友的黎忠,无意之间看到了沙溪村有一块田地,地里的几间竹厂差不多要倒闭了。黎忠想着把地租来种植花草。这个想法得到了当地村委会的支持,没过多久,黎忠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和技术来了。经过多年努力,黎忠的花场生意越做越大,规模从刚开始的80多亩到现在的350多亩,花草品种也从刚开始的三四种到现在的二十多种。
花场促进经济带动就业
花场的发展壮大,不仅鼓了自己的腰包,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帮助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61岁的梁大妈就是在花场工作的一名工人。2008年7月份以前,梁大妈都是在家务农,收入比较低。自从来花场工作之后,不仅收入有保障了,而且心情也愉快多了。“我的工作主要是拔草、装货,不会很累,一天能赚30多块钱。家里有事的话,跟老板请个假就可以了,比较自由。”梁大妈告诉记者,像做她这样工作的一共有15人,大多是村里的家庭妇女。记者采访时,刚好碰到她们忙着装货,梁大妈说:“我们选了最好的鲜花,因为这些花都是装扮城市用的,一定都是最漂亮的。”
忠记花场是当地农业生产比较成功的典型之一,花场的鲜花卖到开平、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有很好的销售渠道,经济效益不错。据黎忠介绍,目前,在花场工作的很多是开平本地人,有年轻骨干,也有中年妇女,三四十人。“花场雇佣了不少当地的群众,因为是和鲜花打交道,所以很多人也乐意去那里干活。”赤坎镇农业办主任关彦良说,这种企业不仅解决了一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镇(村)都很重视,在花场发展方面都尽量给予支持和帮助。
亚运将到忙得不可开交
花场占地仅350多亩,规模不算很大,品种也不算很多,却是名声在外,不少商家纷纷前来采购。据黎忠介绍,花市淡季的时候半个月能拉一大车,到了节假日花市旺季,更是一个星期拉一车。“广州、东莞、中山的朋友都有打电话来,特别是广州亚运会前夕,让我送花的老板越来越多,现在一天能拉一两车。”他笑着说,广州街头的很多鲜花都是来自他的花场,亚运会快结束的时候,还有一批鲜花要供应过去,最近真的忙得不可开交。
“你的生意是越做越好,那是不是有很多人来找你学习经营之道呢?”记者问道。“我也说不上是什么专家,如果有人过来问,我很乐意把一些心得告诉他们。”他希望有更多人能学会种植花草的技术,走上致富之路,同时希望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
广州亚运
缤纷花城
广州亚运会花将以“一线花带、十里花堤、百道花廊、处处花境”为布置目标,全广州市分6个标段分别设计布置,预计花卉布置费用约1.7亿元,总用花量超过3000万盆,营造出广州“缤纷花城”的城市风貌。
“一线花带”指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至亚运城沿线道路。“十里花堤”是指珠江两岸的花卉景观。“百道花廊”指对广州市区140多座高架桥、立交桥、人行天桥两侧花带进行花期调控,将开花时间调至亚运赛时。“处处花境”则指广州市内重点饭店、商业街、公园等也要用鲜花装点。 |